皓丰:新闻正在进行中,精彩分秒,源自即时
公司新闻
壕!南山区十四五规划将实现公共住房2.27万套,12年以上免费教育
来源: 时间:2021-07-08 15:51:00


近日,一份事关南山区未来发展与每个南山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磅文件出炉。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南山区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的关键五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南山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点定位,前瞻布局,开门搞规划,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两代表一委员全程参与,共同擘画南山发展蓝图。南山区七届人大八次会议批准通过了《南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下面简称《规划纲要》)。


接下来皓丰君将带你一起领略《规划纲要》的核心内容,做如下政策解读。


南山区十四五规划


一、编制过程

1)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十四五”规划的部署要求。

将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经济社会专家座谈会、中央财经委第八次会议及科学家座谈会等讲话精神在规划中予以落实,并全面吸纳五中全会公报指示要求。


2)全面构建“1+23+8”规划体系。

1个总体规划纲要为引领、23个重点专项规划为支撑、8个街道发展规划为探索,实现“十四五”规划全面布局。


3)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规划编制工作。

坚持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有机统一,在全市率先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规划编制全过程,率先开展专家研讨和论证咨询会。率先在全市开展公众咨询活动和问卷分析,充分吸收民情、民意。组织10余场座谈会,邀请企业家和经济、科技及民生等领域专家参与;开展20余次实地调研,召开30余场意见征询会。


4)科学论证确保指标设定合理可行。

科学制定指标设计,制定“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等5方面34个指标。科学制定指标任务,组织经济、统计等领域专家、学者会同各部门科学论证南山区“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提出2025年GDP力争1万亿的目标。


5)坚持以项目支撑为路径,实现“两个衔接”。

衔接人口、土地、资金等要素,组织10余场项目对接会,各专规单位深度参与,确保各要素和项目匹配,为重点项目顺利落地保驾护航,梳理形成南山区“十四五”规划项目410个,总投资近12000亿元。组织专项规划衔接会,确保市、区两级规划相衔接、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相衔接。


二、《规划纲要》的总体框架

本次《规划纲要》编制的总体考虑是结合“五大发展理念”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五个率先”战略任务,提出了《纲要》的主要框架内容。


《规划纲要》共十个章节,分为三大板块,具体如下:

第一板块包含第一章,主要是在总结“十三五”发展基础、研判“十四五”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二〇三五年发展远景目标、“十四五”发展思路、定位、目标等内容;


第二板块包含第二章到第九章,阐述发展路径,主要从功能布局、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开放合作、城市文明、社会民生、绿色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提出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等内容;


第三板块包含第十章,阐述保障措施,主要明确实施保障、项目支撑、要素保障、监督评估等内容。


南山区十四五规划


三、《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

1)关于未来南山发展的战略安排。

锚定2035年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和我区发展条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提出了未来南山的战略安排:


到二〇二五年,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基本建成,国家实验室核心引擎作用充分发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部省市”共建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央智力区功能全面完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先行区。


到二〇三〇年,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成为深圳建成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的示范区。


到二〇三五年,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的典范区。同时为实现民生幸福标杆城区,将逐步推进十二年及以上免费义务教育。


2)关于未来南山发展的经济指标。

深圳市确定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4万亿元。南山作为深圳的经济大区,面向未来必须勇挑重担。决定提出2025年南山GDP达到1万亿元,人均GDP达到53万元,占全市比重从“十三五”时期的23.2%提高到25%,新增幼儿园21所,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3所,公共住房建设筹集量2.227万套。


四、“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

《规划纲要》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和“五个率先”战略任务,提出了我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安排,即第二章到第九章的内容。


1)突出协调联动,构建韧性安全发展新格局。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统筹科技、产业、生活、生态等发展空间,打造“一轴一带三组团”的城区发展骨架,着力建设新时代“3+3”战略示范工程,建设高品质的安全韧性、智慧活力、高效协调中心城区。


2)突出创新驱动,打造全球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摆在战略优先位置,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为引领,打造高等级实验室体系,深入推进科技教育产业金融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安全可控水平。


3)突出质量引领,发展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实施“链长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参与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4)突出开放合作,建设国际化中心城区。

全面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政策叠加优势,建设大湾区中央智力区,全面支持港澳繁荣发展,打造国际化友好城区,全力支持前海新一轮发展,建设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中心城区。


5)突出文化兴区,塑造现代城区文明典范。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提升彰显南山风采的城区文化软实力,高质量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高水平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高标准开展体育产业创新试验,打造全国领先的文化产业高地。


6)突出共建共享,打造和美幸福家园。

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瞄准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和美幸福家园。


7)突出绿色发展,建设宜居美丽城区。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强污染防治与环境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宜居美丽南山。


8)突出法治护航,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以改革引领支撑发展,以法治护航改革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加快建成一流法治、安全、智慧城区。


南山区十四五规划


五、“十四五”时期十大重点发展片区

本次《规划纲要》体现了南山区一张蓝图绘到底,共提及十大重点发展片区,具体如下:


1)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规划占地面积69.8平方公里,形成“一心、两轴、三区”的整体空间布局,集中布局高校、科研院所、创客空间、科技小镇等新型空间,重点发展科技研发、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新兴产业等功能。


2)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

规划占地面积1.35平方公里,建设新型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无人机、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3)西丽高铁新城

规划占地面积1.68平方公里,打造深圳“三主四辅”的主枢纽之一和“站城一体化”开发的全国典范,重点布局创新研发、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领域,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展示窗口。


4)高新区北区

规划占地面积2.58平方公里,按照“统一规划、片区统筹”的理念推进复合更新,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的复合型城区转变,重点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


5)南山创新大道

依托13号线科苑大道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通过统筹地上地下空间、链接创新产业资源,打造12公里、多元立体复合的“城市创新脊梁”、新兴科技产业综合承载区。


6)后海金融商务总部基地

规划占地面积2.26平方公里,重点布局现代金融、高端商务、新型消费、科技服务等领域,完善区域综合发展环境,打造成为更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国际金融创新发展集聚区。


7)蛇口国际海洋城

规划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重点布局电子信息、海洋金融、生物医药、港口物流、文创旅游等等产业,推动“海洋+科技”融合发展,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8)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

规划占地面积1.17平方公里,重点布局500强企业总部聚集区、都市文化高地、国际交流中心、世界级滨海客厅,打造成为全球经济产业链条中最终级地位的典型代表和深圳打造世界城市功能中心。


9)深圳湾文化走廊

东起红树林、西至前海湾,加快建设“超级十字”中央文化绿轴、深圳创意设计馆、科技生活馆、深圳歌剧院、海防博物馆等标杆文体项目,重点发展艺术展览和拍卖、歌舞剧表演、高端旅游等产业,引领文创产业飘向未来。


10)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发展

重点布局跨境金融、现代物流、专业服务、文创旅游等产业,打造成世界水平、中国气派、现代风格的国际化城市新中心。


南山区十四五规划


六、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将全方位加强土地空间保障

本次《规划纲要》为把握间区划规契机,多措并举强土加地空间资源保障,发保障战略平台和区域协调展空间,以更加充分的空间供给支撑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同时施实空间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通过用土地整备、房屋征收、利益统筹等方式全力满足用地需求。


到2025年,新供应用地3平方公里,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实施规模260公顷,其中直接供应用地达60公顷,国土空间储备用地200公顷。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万元GDP建设用地下降35%以上。